如何解决荞麦挂面制作过程中断条率高、成型困难的问题
分类:
新闻资讯
集团新闻
行业新闻
专题报道
作者:
挂面生产线
来源:
东方尚武|www.hndfjt.com|挂面生产线|挂面机|方便面生产线
发布时间:
2025-07-29
随着人们营养卫生意识的提高,“回归自然”的饮食潮流推动荞麦产品进入现代生活行列。其中,荞麦挂面以其食用方便性和保健功能性备受消费者青睐。然而,传统加工技术面临重大挑战:由于荞麦中不含面筋蛋白,当其添加比例超过25-27%时,面条容易出现断条率高、成型困难等问题。我们如何在提升荞麦含量的同时保证产品质构品质。
一、原料配比:构建更稳定的面筋网络
荞麦粉本身几乎不含面筋,单纯依靠荞麦粉难以成型,需通过配比优化增强面团韧性。调整荞麦粉与小麦粉比例:将传统 7:3 调整为 6:4(或根据产品定位微调),小麦粉中的面筋蛋白可作为 “骨架” 支撑结构。若追求更高韧性,可添加 2%-3% 的谷朊粉(面筋粉),但需控制用量,避免掩盖荞麦本味。
控制荞麦粉细度:研磨时将荞麦粉细度提升至 90-100 目(传统为 80 目),更细腻的粉粒能减少粗颗粒对面筋网络的破坏,同时提高与小麦粉的相容性。
原料新鲜度管理:荞麦粉储存超过 3 个月易氧化变质,导致持水性下降,需采用真空包装储存,且从研磨到使用的周期不超过 15 天。
二、和面与熟化:强化面筋形成与舒展
面团的面筋网络强度是抗断条的核心,需通过精准参数控制实现。优化和面参数:加水量从 32% 提升至 34%-35%(根据荞麦粉吸湿性微调),让面筋蛋白充分水化;水温严格控制在 35±1℃,并加入 0.5% 的食盐(以面粉总量计),食盐可促进面筋凝聚,增强弹性。
延长揉制与熟化时间:和面机高速揉制阶段从 8 分钟延长至 10 分钟,确保面筋充分扩展;熟化仓静置时间从 15 分钟增至 20 分钟,同时保持 95% 湿度、30℃恒温,让面筋分子自然舒展,减少内部应力。
面团硬度检测:通过和面机内置的硬度传感器监测面团状态,理想面团应达到 “捏之成团、触之即散” 的硬度,过硬易断条,过软则成型困难。
三、压延环节:让面片受力均匀且致密
压延是将松散面团经过多道轧辊转化为致密面片的关键,需避免局部受力不均导致的结构缺陷。调整轧辊压力梯度:将传统 “每道轧辊压力递增 5 公斤” 改为 “前两道递增 3 公斤,后三道递增 6 公斤”。初期低压确保面团均匀延展,后期高压促进面筋分子紧密排列,增强面片整体性。
控制轧辊转速与平行度:所有轧辊转速误差需控制在 ±0.5 转 / 分钟内,避免因速度差拉扯面片;定期校准轧辊平行度(误差≤0.01mm),防止面片边缘过薄、中间过厚(易在切条后断条)。
郑州东方尚武食品机械有限公司开发的荞麦面、挂面生产线设备,还原了人工制面的工艺步骤,从面条制作方法,到成品口感都接近于人工制作的荞麦面。这些机器能够在复制传统技术的同时提高效率,精确控制面条制作过程。
下一篇:
下一篇: